星霜荏苒,居諸不息;不忘來路,向陽生長。2022年是寶雞高新第十小學人奮斗的一年,從盛夏到歲末,一步一個腳印,一同走過的歲月里,我們留下了光榮的痕跡。
一、重視培訓 推動“雙減”
落實“雙減”政策,教師是關鍵。面對建校第二年,師生倍增且教師來源不同、專業差異大的特點,學校利用開學初教師培訓會、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會、教師大會、教研會等時機,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,不斷規范教師職業行為。根據“雙減”要求,先后召開多次專題會議,學習上級有關教師作風建設的文件,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時時嚴格要求自己,時時自我反省,做學生的表率;通過聆聽專家授課、集中研討交流等形式,精準解讀“為什么減”“減什么”和“怎么減”等問題,進一步提升教師對“雙減”工作的思想認識和行動自覺,將文明執教、“雙減”理念根植于靈魂深處。
二、立足課堂 助力“雙減”
守教育之初心,盡師者之責任。開學初,經學校行政會議商定,成立了以教導處為核心,語文、數學、綜合三大教研組為主力,輔以高語、低語、高數、低數、體育、美術、音樂、綜合等10個備課組為團隊的教研組織機構,并結合教師個人教學能力、業務特長等因素,將骨干教師、行政領導分派至各組進行實時督導,在夯實教師教學基本功的同時,貫徹落實“雙減”政策,讓“五育并舉”和“童心學本課堂”有效結合。
開學初,開展了 “童心教育 學本課堂”的理念與操作專項培訓活動。10月, “能手骨干教師示范課觀摩活動”、“新調入教師匯報展示課活動”如期舉行。 11月,焦海燕、程益霖、徐宣佳、張斌老師參加了高新區“雙減”背景下課堂教學研討暨公開課展示活動。12月,停課不停教。90%以上的老師參與了語文、數學、體育、音樂、美術、科學、英語、心理健康等多個學科近700節線上教學課程。正是因為高新十小教育人擁有著高效的執行力、強大的凝聚力,才保障了線下線上教學的無縫銜接與穩步、高效推進。
三、作業革命 內化“雙減”
1、作業展評,找尋身邊榜樣
為了進一步落實“雙減”政策,加強教學常規管理,提升教師的作業設計水平,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,推動教師開展“有效作業”研究,切實提高作業管理實效,11月份學校開展了“習慣養成無痕,榜樣力量無窮”為主題的優秀作業展評活動、“作業管理經驗分享”等活動,使師生在自查、作業觀摩、反思交流活動中取長補短,相互借鑒!
2、花式作業,提升綜合素養
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,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,學校嚴格落實“五項管理”,控制各學段作業總量,結合學科特點等合理布置活動性、實踐性、探究性的作業,提升作業評價質量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。
3、學業展示, 激發學習動力
隨著對“作業管理”要求與“雙減”政策的學習與實施,學校對學生的“課業抓什么、怎么抓、抓到什么程度”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多次研討后,嘗試開展了以“月月展示有重點”“人人展示有進步”為宗旨的“每月學習成果展示活動”,讓每一個孩子在體驗“我成功”中收獲自信與學習的興趣,收效顯著。
四、優化服務 深化“雙減”
1、課后服務課程多元化
課堂提質增效是落實“雙減”政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,學校在“第一課堂”上下足功夫外,充實“第二課堂”內容,將特色課程與延時服務相結合——學校充分發揮操場各區功能、音樂教室、美術教室、科學實驗室、書法教室等資源,開展羽毛球、足球、籃球(低段、中段、高段)、棒球、乒乓球、跳繩、繪畫、合唱、書法、非洲鼓、圍棋、魔方、舞蹈等24個校級社團課程。根據學生興趣與教師個人特長在班級開展“快樂創拼音”、“手工制作”、“經典誦讀”等20個班級特色課程活動,力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選到自己滿意的課程,體驗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的樂趣。
2、體育鍛煉活動系列化
為了深入貫徹國家“五項管理”政策,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,學校嚴格執行課程標準,開足開齊體育課,配齊專業化體育教師。開設乒乓球、足球、棒球、籃球、羽毛球等社團,由專業教師組織訓練。一是創新“陽光大課間”活動內容與形式;二是落實每天兩次“眼保健操”;三是堅持每月學生“常規項目一搖跳”與“每月特色項目”專項體育技能達標測試;四是開展了“迎新杯”校園足球班級聯賽、體育節等活動,并力求使之常態化、規?;?、品牌化,進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鍛煉與提升。
3、教師專業成長常態化
為了讓教師全面、準確的掌握新課程標準,把握新課標的實質和主要變化,切實把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,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,先后開展《新課標》學習與交流活動、“童心教育 學本課堂”的理念、操作流程與策略指導、希沃白板應用能力專項培訓,組織教師參加了寶雞市教研室組織開展的線上“學習新課標 落實核心素養”暨小學數學新課標研修系列活動、“成志閱讀”、“北師大教材培訓”、“思政教學”培訓等活動。
同時,為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,促進“雙減”政策高效落實,進一步推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召開了“教育教學專題研討會”,開展了“童心教師能力素養提升校本研訓”與“師徒結對共提升”活動。
4、教育科研探索實效化
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,教學為科研提供了陣地,科研最終是為了促進教學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尋找突破點,在已有的教育教學經驗中尋找生長點,在教科研的研究中尋找發展點,“為教學而科研”,積極打造既善教學,又善研究的科研型教師。學校建校時間不足兩年,但目前已有市級課題4個,區級課題2個正在推進中。
凡是過往,皆為序章?;厥?022,我們凝心聚力、用實干篤定前行!2023,我們初心如磐,揚帆再奮進!(王亞蘭)
本網原創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?!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(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.cn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;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郵箱:553916702@qq.com】
必看
28 / 05月
17 / 02月
17 / 03月
18 / 07月
30 / 03月
20 / 03月
06 / 03月
15 / 03月
22 / 03月
09 / 06月
28 / 03月
視頻
原創
標簽